首页校务通知学校概况教师队伍教育科研对外交流德育园地家校之窗学生空间心理驿站办公信息海洋教育
首页
 图片新闻 
 学校要闻 
 
图片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图片新闻>正文

寻根究底:触摸古城文化 探寻古城历史

作者:张仙峰  时间:[2018-05-18]  来源:

 山东大学实验小学开展春季游学综合实践活动

题记:

即墨——东崂古邑,泉海商都。柳腔老酒,刀币莲经。1400年来,坚城巍然,水萦山环。明清石坊,酒肆老屋。淮涉八景,阁里商家,令现代人无限向往。新建即墨古城,修旧如旧,追寻千年历史文脉,展现青岛根魂所系。

秉承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活动育人""课程育人"的办学理念,为了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真实性的学习。511日,山大实验小学开展春季游学课程之"触摸古城文化 探寻古城历史"——走进即墨古城综合实践活动。

174079476400210159

雨中的即墨古城

李健吾老先生在《雨中登泰山》中写道:"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一个“沉”字,道出了我们游古城时的心境。春游的时间和方案早就定好,虽然天公不作美,但这似乎并未影响到孩子们春游出行的热情,怕扫孩子们的兴,也希望借此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早晨九点,我们如约而至即墨古城

难得的是,雨中的古城人烟稀少,别有一番风景。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街旁店面更添几分静谧。青灰色的仿古建筑,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沧桑感。薄雾缭绕,颇有江南水乡的意境。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639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633

即墨历史知多少

 “即墨,始载于《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因临墨水河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即为齐国通商名邑,与齐都临淄并夸殷盛。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公元596年迁县治于现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198910月撤县设市,2017718日撤市设区,成为胶东半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导游一边解说一边和孩子们互动,同学们认真倾听。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803

  668749790537699546

即墨古城,占地4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按照“一城两街十景十三坊”的总体格局,城墙围合,三门鼎立;青砖黛瓦,古朴大气;商家鳞次,店铺栉比。古色古香的建筑,衬以繁花绿树,置身其中,宛若时空穿越,使人流连忘返。过瓮城,东西门里大街横贯全城;观全貌,人文景点星罗棋布。县衙、文庙、学宫、真武庙、城隍庙、财神庙、基督教堂、万字会等公共建筑,似粒粒珍珠熠熠生辉。拜夫子,仰感千年文脉;登城墙,饱览全城盛景;儒释道三教齐聚,商居游四时繁华。人群熙攘,难掩满城春色;八方云集,尽显商都鼎盛。凝视一座座牌坊,好似先贤名宦在诉说着一桩桩荡气回肠的历史传奇。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627

触摸古城文化,探寻古城历史

古人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按照春游计划,上午十点至十一点半,各班要在90分钟内,以小组为单位,在导师的带领下,对照任务单,完成各项研究任务。虽然小雨时急时缓,给完成任务增加不小难度,但孩子们的热情依然高涨。他们带着问题,不断行走,有的三人撑着一把伞,伞下比划着、探讨着;有的穿着小雨衣,对照着搜集的资料,这儿摸摸,那儿看看;有的干脆扔掉雨具,只戴着帽子,趴在石阶上写着、画着……全神贯注,犹如一个个小探险家。伴随着提出问题、研究推进、制定解决方案、进一步总结反思生成新的问题......孩子们在思考中探寻古城人文历史,在体验中感受古城文化魅力。

450211431025477852

254335001479312995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652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702

我与美景合个影

小螺号班的孩子们每寻到一处美景,都欢呼雀跃。拍照留念,稚嫩的小脸在朦胧的雨中显得越发可爱!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331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531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723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415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422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525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726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720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426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732

古城美食知多少

海洋班的研究任务是孩子们最羡慕的——寻找古城里的美食!品尝美食!历史悠久的即墨麻片是即墨当地家喻户晓的特产,薄薄的饼干上撒满了芝麻,咬上一口,香脆、甘甜,香而不腻。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359

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美轮美奂的糖人儿,是孩子们的最爱,孩子们到店铺里不断观察、询问和品尝。从串球—沾糖—裹仁—晾干,这一系列过程都一一探究,俨然一个个古代作坊里的小学徒工。进而提出了新的问题:糖球怎样保存会更好吃?

350863767324490659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248

还有嘉兴粽子、梅干菜西千饼、手工牛轧糖、老作坊酸梅汤等美食,孩子们一一做了了解。向店主们虚心请教这些美食的来源、价格、材料和制作方法。他们虚心认真的样子,打动了店主,店主们都报以热情的接待。一番下来,孩子们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美食家。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409

探寻古城里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海豚班的孩子们从陌生到熟悉。当寻找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村榼子和非遗传承人王承厚的时候,孩子们就像寻到了“宝”——这可是难得的机会,他们通过现场采访葛村榼子传承人王承厚爷爷了解到:榼子所用材质梨木,具有不变形、无异味和不裂缝的优点。大家都沉浸在精雕细琢、惟妙惟肖的榼子花纹里。对于榼子花纹的寓意是什么?孩子们说回校后将继续探讨。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615

149841162209560794

海豚班的另一个小组被宝葫芦吸引了过去,各种各样的葫芦琳琅满目,原来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氏烙画葫芦。对于葫芦上的烙画是如何烙上的?孩子们很感兴趣,向店主们请教后,孩子们希望回来以后也把他们用的葫芦丝也用电烙铁烙上漂亮的花纹。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753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743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749

古城的建筑风格

海燕班的七个孩子也分成两组,在导师们带领下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实地考察、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摸一摸,询问导游等途径来探究即墨古城的建筑风格。观察研究后得知:古城建筑色调是灰色、白色和土黄色。是仿照明清和民国建筑,简约、古朴,大部分用木砖材质,小部分用石头和瓦。进而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课题:即墨古城为什么要用这些材质当建筑原料?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618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636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827

314689688308500364

探寻古城牌坊的文化

启航班的孩子们研究的课题最有深度——探寻古城的牌坊。一进古城主街,映入眼帘是一排排高大雄伟的牌坊。为什么叫牌坊?每一座牌坊背后的文化来源是什么?每一座牌坊背后的历史又是什么?牌坊用什么石头做成的?孩子们对照着事先查阅的资料认真核实,摸一摸、看一看,还时不时地请教导游和路人。在近两个小时里,启航班的孩子们想一探究竟。在导师们带领下马不停蹄的行走,从读出牌坊的名字、到了解历史人物,探寻牌坊历史渊源。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621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606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553

探究古城的城门、城墙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常古代大户人家和有钱人才会把大门刷成红色。的确,即墨古城的三座城门都是大红色。远看有种夯实、厚重之感。走近城门仔细观察,门上还有不同的图案和花纹。即墨古城有几个城门?分别叫什么?用什么材质建成?和其他古城城门有什么异同?城墙有多高?作用是什么?这是健坤班的四个孩子所不解的地方。通过查阅资料和书籍,导游介绍、实地考察、仔细观察,探讨研究,孩子们收获颇多:即墨古城有三个城门,分别是东门潮海门,意为面向大海。西门:通济门,通往济南方向。南门:环秀门,环绕秀丽的风景。城墙用石砖砌成,呈深灰色,高7.8米,具有抗打、防御作用。孩子们对于其他古城的城门与城墙历史渊源?即墨柳腔的历史发展又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思考。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252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643

午饭后,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有的孩子去围棋书苑,体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的孩子们尽兴游玩、拍照。一张张稚嫩可爱的笑脸,一座座青砖黛瓦的古建筑,“人在画中游”,构成了和谐静谧的美景。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232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406

微信图片_20180514141528

869857415334588653

游学古城,在感受传统中融入历史,在继承传统中寻找文化地标魅力,在弘扬传统中搜索新的方向。万里路中,山大实验小学的学子们。如拾贝精灵,挥洒童真乐趣,徜徉知识殿堂。——这,就是游学的魅力所在。

 

 

上一条:中国禁毒展览馆-链接

下一条:山东大学实验小学首届科技节活动

关闭窗口

山东大学实验学校   地址:青岛市即墨区山东大学实验学校

电话:0532-58631126    邮编:266237     校长信箱:sddxsyxx@126.com
ICP备案号:鲁ICP备0504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