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实验学校“学在山大”课程
乘着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活动的春风,山东大学实验学校“学在山大”课程带领孩子们走进了山大微生物实验室,开拓科学视野,感受微生物科学的魅力。
5月24日下午两点,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山大实验学校一到六年级一行250余名学生来到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科普实践活动。山东大学微生物实验室的领导、老师和学生志愿者们,给予活动大力的支持和帮助。精心分组、周密布置、细心讲解,给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一场科学的盛宴。
下面让我们跟随孩子们的行踪,一起走进实验室,领略那日的精彩吧!
制作叶脉书签实验室
叶脉书签就是除去表皮和叶肉组织,而只由叶脉做成。书签上可以看到中间一条较粗壮的叶脉称主脉,在主脉上分出许多较小的分支称侧脉。把这种网状叶脉染成各种颜色,就可以做成美丽的书签啦。考虑到操作安全,实验室的老师给孩子们每人分发了手套,从碱性溶液中拿出处理过的树叶,孩子们就开始动手操作了, 看,孩子们做的好认真呀!

微生物发酵实验室
孩子们聚精会神的在看什么呢?老师回答道,这个是发酵罐,老师边讲解边回答孩子们各种奇怪的问题,比如这个罐里有什么呀?为什么这个罐里的液体要一直翻滚呀?还有旁边的管子是干什么的?
老师告诉同学们,发酵罐是培养微生物的,发酵罐里有培养基用于细菌生长,而且现在的发酵罐很先进,不仅能够控制温度,还能够检测发酵罐内的酸碱度以及盐分。当老师让孩子们摸一摸发酵罐,孩子们惊奇的发现,罐子的外壁竟然是凉的,此时,老师笑着告诉同学们,这个发酵罐里培养的是海洋中的某种细菌,因为海水温度比较低,所以也需要提供较低的温度,听到答案之后,孩子们都认真的点点头。
啤酒中试车间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饮用。啤酒是如何生产的呢?相信经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就会对啤酒有更深入的认识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视频辅助学习,同学们了解到啤酒是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经过液态糊化和糖化,再经过液态发酵而酿制成的。其酒精含量较低,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但是小朋友现在还不可以饮用啤酒,因为啤酒中的酒精会对大家的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刺激,所以要儿童不宜饮用还有乙醇的饮料。
移液枪吸取样品实验
什么是移液枪呢?移液枪是枪吗?同学们围在老师周围认真的听老师讲解,其实移液枪是移液器的一种,属精密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少量或微量液体的移取,不同规格的移液枪配套使用不同大小的枪头,使用及存放时均要小心谨慎,防止损坏。讲解结束之后,同学们也尝试使用移液枪取液体,体验了一把科研人员的操作。

奇妙微观世界
水里面是不是只有水?有没有其他生物存在呢?在电镜扫描实验室,同学们观察到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老师不仅给孩子们展示了自然界各种各样细小的微生物,还给同学们观察电镜下细胞的样貌,比如耳朵的内部结构中毛细胞对听觉的影响,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菌
有很多细菌是我们无法用眼睛看到的,但是我们可以在显微镜下来观察。看,这个小组已经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来观察细菌呢,从电脑显示屏上可以看到细菌有很多种不一样的形状,但是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基本是一样的,都是分裂生殖,由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所以细菌的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

精彩的微生物科普讲座


孩子们实验结束后,来到微生物实验室学术报告厅,微生物实验室的老师给孩子们带来精彩的科普讲座。了解微生物对生活的益处和害处,认识生活中的微生物。值得自豪的是,这两位老师都是我们山大实验学校的家长,一位是五年级王若渊同学的爸爸,一位是一年级高靖轩同学的妈妈。
一下午的微生物之旅很快就落下了帷幕,带着对科学的憧憬,对微生物的探求,对科学的畅想,山大实验学校的孩子们离开了实验室。生动有趣的微观世界,形象直观的实验过程,在孩子们的眼前一一展现。小小的眼睛里藏着的是对这神奇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小小的心田里,种下的是一颗科研的种子,让我们耐心地等待着,这颗种子慢慢发芽长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