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创新的翅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2020年10月29日上午,骨干教师石金茹老师从生活和工作两个方面给老师们分享了创新的重要性,开启了山东大学实验学校“培养自我创新意识”之旅。
讲座中,石老师给大家展现了我国发明创造数据,让老师们感触颇深。我国从09年到19年的发明专利足足增加了一百多万件,处处渗透生活,渗入工作。这让老师们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要善于想,想着改变,不仅能提高自我创新意识,还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方便、快乐。
紧接着,石老师利用案例的方式给老师们着重介绍了创新意识。创新是为了孩子,也是来自于孩子。从替孩子考虑升学进行发明创新到孩子利用发明创新获得乐趣再到最后利用发明创新找到工作,无一不体现创新的重要性。就如我们生活中新出现的折叠面板、沙发床单固定器、伸缩式抓痒器等等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不仅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更应该注重创新意识:课堂上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石老师说,创新意识的起点是好奇心,“好奇”是人们的天性,尤其是儿童。案例中,石老师的教学设计是蛋壳从玻璃板的上端滚下来,看谁的蛋壳滚得快,而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看谁的蛋壳在玻璃板上飞快的转动而不掉下来,课堂上石老师并没有就此打断,取而代之的是改变教学设计,为此,孩子们很兴奋,都争抢着玩起来。
最后杨主任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发言: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尽量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给孩子创造发现问题的机会;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善于捕捉孩子们问问题的闪光点;陪伴孩子,和孩子们一起动手。
本次讲座让我深刻的意识到提问题的重要性。就如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生涯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问的问题“很古怪”。其实,这样的问题正是他“观察思考”出来的,是他的好奇心驱使他想弄明白的,也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开始萌发的时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自觉的、独立的思考品质,形成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充分体验学习带来的愉悦。
作者:鲁前前
责编:杨茜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