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钟面模型》课后谈谈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使学校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具精准性,开学初学校就确定了以“混龄教学和单班复教”为主题的教学研究。我有幸作为第一位上展示课的老师,回顾这堂课,真是思绪万千,总觉得有很多东西涌动于心头,但是疏于下笔。可是,对这节课的思考和回顾,就像循环播放的音乐,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
总体上来说,这节课是自己的一个很大的改变,自己在数学方面产生的不敢拿出来实践的思考,都在这节课上得到认证及修正。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教研组的温暖,来自组内教师的帮助,来自济南校区的鼓励,这都是我继续坚持的动力。同时,这节课也带给自己很多的思考,折射出自己的不足。

一、说说这节课
站在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十二年一贯制的角度,我们山大实验小学一直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秉承追求学生个性化生命成长的理念,基于三年级小海豚和四年级小海燕班的学情特点,我跟美术教师陈晶一起设计了这节全新混龄教学及学科融合的课。
为了引领学生形成好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小调查员的活动“如果让你制作钟面模型,你觉得需要准备什么并说明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对制作钟面模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节课,我还秉承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形成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一原则,先让学生反馈一下自己在生活调查中遇到的问题,针对三、四年级不同的学情,做好预设并制定好教学目标,学生们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学生能很好的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基于“做中学,玩中学”的理念,接下来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钟面模型,并且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分工,再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最后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由美术老师指导如何装饰钟面,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

二、课后思考
(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与其费尽心思的思考课堂方式的更改,不如脚踏实地的研究教学目标。有时候,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想要走的快,而忽视了很重要的东西。教学目标的确定,才是一节课的关键。这节课,从一开始,我就更多的站在三年级的角度思考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四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所以课堂上,没有充分利用好四年级学生的已有知识。就像专家和领导点评的一样,首先要明确自己本节课的目标在哪里,只有目标明确了,课堂才更真实。

(二)紧抓学生课堂真实需求
尝试忘记教案的条条框框,把握学生课堂生成的东西。有时候,我们的教学经常会去机械的记忆教案,去引导学生走我们预设的问题,这样就忽视学生的真实需求。在课堂上讲解的还是老师认为的学生应该需要学会的知识,而不是学生自发自动的想要了解的知识。其实,在课堂中,老师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随时解决学生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的知识,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学习。
(三)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不要被时间和空间所限制,永远记得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讲课的时候,老是担心这个地方我讲不完,一活动就害怕时间不够,没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教学,其实这样效率反而不高。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动手实践,当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学生才会有动力去学生。多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知识。

三、个人成长
经历过这一节课后,我一直叩问自己:我是个有胸襟的老师吗?我对我的学生尽到责任了吗?我心里装着学生吗?我尊重教育常识吗?我放弃了自己的教育理想了吗?我在学生心里播下学习和善良的种子了吗?
我想到一个禅理故事。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道: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重要的不是寻找金子,重要的是为种子寻找合适的泥土。
今天我们做的每一次看似平凡的努力都是在为了未来积累能力,今天我们经历的每一次不开心、遭受的每一次打击,都是在为了未来更好的教育孩子们打基础。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应该更多的为学生考虑,去思考,怎样才能更多的给学生留下充满人性的温馨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