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圈热文《一块橡皮》引得家长们纷纷转发,文章的大体意思是看孩子在学校有没有认真听课看一看橡皮就知道了。如果橡皮干净完整说明孩子听课比较认真,如果橡皮在一天之内就体无完肤,甚至擦得乌黑,那么家长应该引起注意了,这说明橡皮的小主人一刻都没有让它闲着,自然也就没有全神贯注的听课。我个人非常同意以上观点,我的教育故事也与一块橡皮有关。有一天课间,班里的“小土星”哭着找到我说“小金星”拿了他的橡皮,经过了解其实是小土星自己给人家的结果又反悔了,现在两人都喜欢这块橡皮,所以闹了这么一出。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我说服了小土星信守承诺,让小金星为表示感谢也送给小土星一块橡皮,这样,小金星非常开心,得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橡皮。
故事到这里没有结束,开学一个月左右,我因外出学习一天没有去教室,刚回到家就收到了一个家长发来的十几条信息,“老师我该怎么办?”“老师我快愁死了,从没想过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原来是她的儿子和别人打架了。这个学生平时调皮一点,比较好动,但我知道这不是个坏孩子。第二天课间我与这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单独会话。“小金星,老师问你个问题”学生有点懵:“什么问题啊?”“你觉得你打人这件事对你危害大还是对小水星危害大?”该生大概被老师叫来有点害怕,弱弱地说:“对他危害大”。我心想孩子显然是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我没有接他的话,而是对他说:“你打了小水星,他当时疼了一下,但第二天他就好了;而你打人的这个行为,班里的同学都记住了而且会记很长的时间,从此大家会以为你是一个爱打人的坏学生,都不愿和你交朋友了。现在你再想想这件事对谁危害更大?”该生低着头想了半天不敢说话,我想大概是明白了一点对自己的危害但又不敢说出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就足够了,于是我接着说:“老师相信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了。”孩子很认真地点了点头。这时正好上课铃声响了,是语文课,我发现这孩子在练字的时候比平时更用心了,所以赶紧表扬了一下,于是就有了每天午间练字时的小榜样。(图)更让我感动的是放学的时候,孩子跑来跟我说有话告诉我,我刚蹲下来他轻轻拨开的头发趴在耳边告诉我:“老师我已经与小水星和好了,我主动跟他道歉了,还把那块蛇形的橡皮(那是他最喜欢的)送给了他”,说完特别开心地看着我。我没有说话,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给他竖起了拇指,孩子高兴地回去站好了等待出发。
陶行知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都说一年级的学生是一张白纸,拥有超强学习和模仿能力的同时内心都无比的纯洁和善良,对此我非常赞同。细小的故事反应出了孩子们的善良和单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认为期待效应非常有用,老师是孩子的领路人,老师应该对每个孩子怀抱善良向上的期待,引领孩子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