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讲堂姜荣奎老师带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们小时候多么渴望老师的了解和信任,都希望把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展示给教师,希望老师了解我们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经常接触我们,做我们的良师益友,倾听我们的心声,特别是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教师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我们。有时候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甚至捣乱,可能给教师带来很多不愉快,但是,始终希望老师关心热爱,对我们严慈相济 。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
这些道理在教室里是这样,在家里亦如是。回想一下我们童年的喜怒哀乐,我们的不完美,我们怎样在不断的犯错和不断的改正错误中成长,就可能对孩子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其实,作为家长也是这样,当孩子的不断犯错时我们应该怎么面对面呢?学校专门邀请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姜荣奎老师于11月23日下午5:30—6:30在振声苑E101举办主题讲座《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姜老师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现实案例、实用的方法指导。为家长朋友们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全场听讲人员如饮甘醇、如食美珍、如沐春风。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知识风暴。让在座的家长们回想起孩子大大小小的行为,追根溯源终于有了合理的解释,如梦初醒。


姜老师指出:
1.“学会倾听孩子,不武断判断。”
2. “蹲下身子与孩子对话,陪孩子度过每一个心理困惑期”
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和父母在一起很很重要,因为关系的发展需要连续性,每个时期与父母的关系都不一样。
3.“关注孩子不同时期的需求,给予正向满足。”
向别人郑重地介绍自己的孩子。寻找时机选择和尊重孩子的意见。偶尔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交给孩子负责,确定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自我肯定。
4.“将孩子的成长权还给孩子。静静地陪伴,耐心地等待。”
让孩子为自己说话;让孩子有选择权和决策权;让孩子有失败并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的权利。
5.“时常回顾孩子走过的路程,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无缺漏,以身作则。”
孩子就是一面镜子。孩子的一些行为追根溯源总会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型。
6.“给孩子一个幸福成长的空间”
夫妻间相亲相爱,爸爸妈妈平和的心态,建立生命需要付出时间、坚韧、耐性、信心、自我牺牲、爱心和努力。生命不是等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一团必须生活在其中的秘密。在安静祥和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举止都很斯文。



最喜欢姜老师的这句话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和世界讲和的过程。”真正的教育更应该的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去理解、包容、支持孩子。对孩子进行托举,让他掌握让自己幸福的本领,在将来可以更成功的寻找到自己的幸福。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其实,真正的爱,真正的教育,也应该是不必追,它是一代人成就一代人,让孩子站在你的肩膀上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更成功的寻找到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