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校务通知学校概况教师队伍教育科研对外交流德育园地家校之窗学生空间心理驿站办公信息海洋教育
教育科研
 科研活动 
 学习交流 
 师德建设 
 
科研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教育科研>科研活动>正文

这样去讲课,心里暖暖的

作者:代滨洁  时间:[2017-12-28]  来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集合》教学反思

从接到上课任务开始到比赛结束,其中个人的成长与收获还是次要的,更多的是对团队的感谢。不管是研读教材阶段还是试讲阶段,只要有需要,团队都会出现,只要有困难,团队都会解决,这种家的温暖可能要远远超过这节课带来的东西。回顾这一阶段的备课,收获非常多,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就分成三部分来说说吧。

一、备课阶段

在备课过程中,整个数学组经历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三个过程,每个过程都是全员全程参与,通过研究教材,我们设计了两个版本的教案,力求抓住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但是对于这两个教案也是犹豫不定,总觉得太过于牵强,不能让学生深入思考,情境也没有串联成一体。这使得备课一度陷入僵局,依据泰安听课的感受,聆听几位名师的讲座以后,我们忽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直接创造,不按照教参的情境要求呢?

IMG_3909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且都非常的兴奋,感觉到自己的理念正在发生改变,都想要让学生去发生真实的学习。结果,试讲给我们所有人当头一棒,我们高估了学生学情。这让我们重新关注了教参中对三年级认知水平的描述。这个阶段,我们出现了争议,一部分人觉得按照教参的设计,是低估了学生的学情。但是教参中对学生方法多样化和方法最优化的设计,又恰恰是我们缺少的,如何融合成为最大的问题。

通过不管的磨合和研究,终于,我们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恰好也把情境连贯起来。这也就有了最终呈现的课堂。

二、教案成稿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组内老师一直都没有争议,所以当学情确定后,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基本成型。

首先通过脑筋急转弯引入,让学生理解“既……又……”的重复问题。接下来学生自己研究设计,怎样能更直观清晰的看出重复,引出方法多样性。然后是学生分析哪种方法最直观,引出“集合”思想 。最后利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IMG_3907

整节课我们一直采用山大实验小学的跳绳和踢毽子比赛,串联整个课堂,让学生在同一个情境下解决问题,并明白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IMG_3904

三、课堂展示

课堂展示中,学生都能积极发言,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也比较扎实,基本都是学生去解决问题,感受到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强,同时在本节课也反应出一些问题。

IMG_3906IMG_3905

首先,在课堂上,当学生说出集合的概念的时候,没有及时给学生巩固概念,应该举几个生活中集合的案例。然后,在学生说出写集合的时候应该不重复不遗漏的时候,应该多找几名学生说说如何不重复不遗漏。最后再对维恩图的应用的时候,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

通过这次讲课,让我真正明白团队的力量,感谢山大实验学校这个团队,相信在这个温暖的家庭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成长的越来越快。

上一条:新常态课程研究,从计算课开始

下一条:孩子们,以后提起数学,你们会记起我吗?

关闭窗口

山东大学实验学校   地址:青岛市即墨区山东大学实验学校

电话:0532-58631126    邮编:266237     校长信箱:sddxsyxx@126.com
ICP备案号:鲁ICP备0504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