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科组开学第一周集备活动纪实
“我任教年级的两个班学情完全不同,我该怎样上课?”“我按照课本认真准备了授课内容,为什么效果不好?”“如果我设计了太多活动,完不成课本内容怎么办?”“信息技术课上怎样才能让学生养成遵守微机室管理规定的习惯?”……
这是开学第一周学校新成立的综合学科组老师们的集备现场。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老师们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自己在课堂上遇到的困惑,其他老师纷纷出谋划策,每当谈到大家共同任教的班级时,气氛就更加热烈。
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促进教师间的协作、开阔教学视野、提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上学年学校刚成立,科学、信息等学科都只有一位教师,很难按学科成立相应的备课组,以至于教师只能“单打独斗”。随着山东大学实验小学新校园的启用,教师队伍的壮大,新学期,学校成立了由公民教育、综合实践、科学、信息技术等不同学科组成的综合学科组,这为小学科教师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这些学科的老师们找到了自己的组织,从此,无论是集备、听评课还是组织学科活动,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可以“抱团作战”。综合组不同学科之间有个性,同时也有共性,特别是不同学科的老师任教的班级相同,面对同一帮学生,分析起学情来便有了更多的话题。这样的备课,不仅仅是备知识,更多的是备学生、备方法、备理念。新教师们不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为集备拓展了内容,已经在学校任教一年的“老”教师们耐心解答、真诚相助,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这种形式的备课和反思,老师们倍感受益。

来看看备课后,综合学科组的老师们是怎么说的。
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本学期综合组的成立,终于让我感觉到,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一起探讨、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学前两周,重点强调学生的习惯养成,这是老师们探讨的共性问题。习惯养成需要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如在信息课上,我们几位不同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制定了微机室使用规范,对学生的上课、下课纪律,严格要求,形成上下一致的微机室使用习惯。老师们共同讨论了上课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起提出解决方法。如科学课、公民教育课等到底要不要严格按照课本的要求来讲?课本上的内容讲不完怎么办?可不可以打乱教材顺序,重新组织内容?等等。开学伊始,分析学情至关重要,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落实精准教育。
——周艳
今天综合组的集备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在备课上团队交流时集体的力量。回想起去年,信息和科学两个初出校园的新老师,在备课时的慌乱和不知所措,到今天的集备交流让我看到了相同学科、不同学科老师的思维碰撞,从单枪匹马到现在的并肩而行,真的非常欣慰。通过本次集备,综合组的老师们都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当然我们科学学科的两位老师也是获益良多,无论在教学常规的要求还是教学设计,都有了新的想法。我们综合组都对新学期充满热情和动力,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打造出更多学生喜欢的课堂。
——杨媛丽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智慧的力量是可以无限放大的,在集体备课正是集于了大家智慧的结晶。此次备课我主要针对四五年级的学情做了汇报,四年级的微机课第一节主要强调了机房的使用事项,我们制作了微机室的使用记录单,并且要求学生携带鞋套以及机器正确使用方法和桌椅的摆放。五年级的公民教育课程,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大,纪律有待加强,针对这个情况,备课组提出建议,可以采取适当警告等方式,在以后的学习中重点关注学习习惯的养成。
——江菲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课前是否备好课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效率以及学生的接受。学校的集体备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的平台,大家聚在一起,共同交流研讨,交流年级存在的问题,交流个别孩子存在的差异,交流上课采取的措施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对我们刚踏入岗位的新教师的成长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集中大家的智慧、经验、成果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作准备。我们具体开展了教学常规、学情分析、选修课安排、课堂反思等这几个方面的研讨,作为低学段的科学老师,我认为教学常规是不容忽视的重中之重。学校一直注重孩子们好习惯的养成,并且进行有的放矢的精准教育,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人、具有个性差异的人,而习惯的培养却要从课堂、课间操、生活抓起。就个例孩子纪律差的现象,孙主任说到通过奖励卡的形式来鼓励孩子们给自己修订一个小目标,一天天坚持督促,习惯成自然!习惯不仅是小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更是孩子们生命成长的的主要内容。
以“学生”的身份来研究学生,针对不同的班级学生灵活改善教学内容方法。我会继续坚持个人钻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紧跟教学改革方向,不断完善自己。
——鲁前前
茅塞顿开是我此次集备的感悟。多人共同交流,从班情到学情再到每个学生的个人你情况以及问题的解决,将每个人的智慧和特色都展示出来,集中了大家的教育机智,相互分享,避免了我“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现象。与人交流,相互帮助,共享生命成长。
——苗海娇
集备体会:开学第一周,慌乱而又忙碌,紧张而又激动。掌握每一个班级的学情是上课的前提。每个班级,每位同学都是独特的,想与她们共享快乐,探寻生命的成长。在第一周,没有经验的我备课面临很大困难,但是在集备的过程中找到了些许经验。第一堂课首抓纪律,纪律规范对以后上课的帮助很大。课堂纪律是一个过程,还需要循序渐进,切记过快。针对学生方面,目前发现学生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主要问题。比如,发散思维非常明显,好动,不懂谦让,爱护,缺乏团队意识;缺乏自信与安全感,攀比趋势萌芽等问题。所以要根据不同班级展开教学。针对学科方面,因为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教学与备课,但是通过集备过程,发现自己所关注的问题能够得到解答,集备的过程,能够让自己在学科方面得到成长。所以希望多一些集备的机会。
——王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