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科学小实验,作为老师的“我”都兴奋不已,更何况是孩子们。新学期,我们本着“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学科理念,积极探索学生感兴趣的科学小实验,力争让孩子们在实验室里展开想象的翅膀勇敢地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从三、四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到二至四年级的《科学小实验》选修课,实验室里弥漫着太多的快乐因子。刚参加工作的我,与学生们一起快乐感受小实验迷人魅力的同时,记录下我的感受,教学相长。
开学伊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购置器材,准备材料,把科学及生物实验室布置一新,等待孩子们来探究科学的奥秘。
实验一“瓶子系列”-- 瓶子里看大海
最简单的东西是最不简单的。我们用简单的瓶子装着简单的事物,去创作着不简单的生活,这就是伟大的渺小。
9月10号,我带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首次观摩了石金茹老师的综合活动课“瓶子系列”之“瓶子里看大海”。本课内容涉及溶解、密度和扩散。实验需要的器材:瓶子、水、油、色素、盐。实验过程:观察溶液的分层、观察色素的变化。

实验过程紧张而又充满期待,学生在石老师的指导下科学而准确地操作实验步骤——首先将液态油滴入水中产生神奇的分层后,然后在溶液中继续加入色素、再慢慢的加入魔粉(盐),瓶子里的溶液开始不一样了,孩子们带着期待的小眼神,那种渴望知识的幸福,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赵校长在《共享生命成长》一书中写到的:我们必须做有信仰的教育,让教育成为人生幸福之基。
在本次课程中,我发现石老师在每一个实验环节结束后都会带领孩子们总结出相对应的名词,以此加深学生对科学实验内容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学习和加强的部分。
实验二“鸡蛋系列”--会漂浮的鸡蛋
科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鸡蛋属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材,那么怎样来判断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于9月17号观摩了关于石老师开展的关于四年级的课程。
孩子们在实验室里伴随着石老师的启发鼓励下,了解了鸡蛋的内部结构之后,大胆尝试、不断探索,总结出多种方法来判断生鸡蛋和熟鸡蛋。如旋转,看颜色,闻味道等,最后他们大胆猜测:生、熟鸡蛋能否站立呢?
尝试让一切成为可能,尝试让他们感到了成功的乐趣。六组每个同学都将鸡蛋立起来了,这让他们感受到莫大的成就感。
接下来学生将鸡蛋放入已配制好的不同水、盐水、饱和盐水溶液分别观察鸡蛋的沉浮现象。在清水中再加盐又如何?有一位同学就非常形象的将这种现象比喻为鸡蛋潜水艇。不得不感叹实验带给学生无限的联想。
最后,石老师还给学生们表演了用瓶子分离蛋清,蛋黄的方法。孩子们的眼光里充满了好奇!
实验三《科学小实验》——盐水的秘密
科学实验选修课程主要针对中低学段学生开设,激发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在9月18日,根据石老师的教学指导,我们开设了《盐水的秘密》一课。学生们在实验中首先配制相同量的水和盐水,其次滴入墨水对比不同的现象,最后观察结果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二年级的学生亲自动手去配制溶液、观察现象,还非常具有创意的为自己配制的溶液取名——“死海之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他们对实验的兴趣往往能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我们设计的实验尽可能贴近生活,通过多样的方式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自身科学素养的同时使孩子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懂得幸福并终身追求幸福的能力。最终达到创新育人路径,共享生命成长。
【图文】鲁前前
【审稿】孙绪秀
【编辑】周 艳